symbol

Articles

廢棄物回收
>
<

廢熱回收發電

近年來台灣在再生能源這塊做出的行動和發展可說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在太陽能和風能這塊,也是政府主力目標之一。而除了在再生能源開發上不遺餘力,希望台灣可達到減排訴求,創造無污染環境,同時也可漸漸朝向能源自主發展,因此除了再生能源開發外也勢必須在節能上作出改善,及另一個考慮的方向還有將廢熱進行回收,直接轉換為電,不但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也可以直接供電給廠房使用或甚至併網。依全國能源消費結構來看,能源及工業部門耗能佔43.60%,其中約40%能源使用於加熱與製冷應用。目前約20%-50%能源以廢熱形式排放到環境中,不單是能源浪費,當大量的廢熱排放到空氣中,便會造成熱汙染。不論以應用面還是環境保護面來看,工業廢熱回收都是相當迫切且須實際執行的議題。 今天要來看的便是享譽國際的一間以色列公司,擅於地熱發電、廢熱回收發電和儲能的Ormat Technologies,營運領域包含了設計、開發、建造、製造和維運等面向,利用有機朗肯循環 (Organic Rankine Cycle)系統,將工業廢熱、地熱等低溫熱源經由蒸發器將高壓液態冷媒汽化成高壓蒸汽,進而推動渦輪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此不但減少熱污染,還能直接使用產出的電力,且有機朗肯循環不會產生任何碳排,在轉換過程中完全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可說是一項相當潔淨的能源技術。 此外,可將低溫熱源轉換成電能是極大重要的一項研究技術。因當溫度差低於200℃以下時,所需要的熱交換面積急遽上升,代表材料的成本也會大幅增加,且佔用的空間會增大,經濟效益是不佳的。另一層面是廢熱的來源通常是煙道排放氣體,常有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排放,當溫度過低時,如有水氣凝結就很容易發生酸蝕現象,所以很多熱回收業者也不願意回收低於130℃以下的廢熱。然而根據台灣103年9月的能源報導資料,台灣200℃以下的廢熱佔了64%,250℃以下的廢熱更是佔了全部廢熱的四分之三。鑑於中低溫廢熱佔了大宗,且一般較難使用,此時有機朗肯循環技術便可充分地利用這些中低溫廢熱,大大地助力於廢熱回收發電上。倘若我們能善用任何可用的熱能,包括地熱、太陽能集熱、工業廢熱和較低溫的熱能,便可大幅增加電力供給的穩定性,不但能彈性運用電能,也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目前在廢熱回收發電上,Ormat在許多國家執行了廢熱發電裝置和廠房建案,包括在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南非、印度、義大利及德國等國。同時,Ormat也積極擴大在台灣的發展活動,找尋合作夥伴,一同在台灣的廢熱回收發電和地熱發電上盡一份心力。如對此領域或相關合作機會有興趣,歡迎洽詢辦事處Ms. Esther Teng (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 https://learnenergy.tw/index.php?inter=knowledge&caid=4&id=349  https://learnenergy.tw/index.php?inter=knowledge&id=435 https://www.ormat.com/en/projects/all/main/?Country=0&Seg=0&Tech=8 
Read more

簡易消毒Maskilizer 給你乾淨的後疫情口罩生活

COVID-19的流行讓全球都認識到戴口罩的重要,口罩戴好戴滿也是台灣能維持去年一年全身而退的因素之一,口罩也漸漸變成隨身標準配備。但隨著拋棄式的醫用口罩增加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問題。 根據綠色和平估算,2020年2月上旬至5月中旬的疫情期間,臺灣大量生產與使用醫用口罩消費量大約是13億片,以一片4公克計算,3個月口罩消費量產生約5500公噸的一般性垃圾;以平均每輛清運量為5公噸的垃圾車換算,今年疫情蔓延3個月的口罩消耗量,就能塞滿1100輛垃圾車。棄置口罩會造成許多問題,譬如口罩塑膠原料無法分解對於環境的污染、棄置口罩成為海漂垃圾,危害海洋生態、以及河川、山區棄置垃圾成為潛在防疫漏洞。 當戴口罩變成常態,又想為環境盡一分力,布口罩便成為最好的選擇。但很多人會擔心要怎麼清潔布口罩呢?當然,清洗是最簡單的方法,但必須還要花時間等他乾,或者擔心有沒有洗乾淨,增加風險。Maskilizer透過專利設計的膠囊盒,放置微波爐中4分半即可達到完全消毒的程序,可以每天消毒,不用傻傻等待,不用擔心清潔不完全,保護自己,也同時保護我們的環境。 官網:https://www.maskilizer.com/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Maskilier和與其合作的資訊,歡迎聯繫辦事處Ms. Sandy Lee 商務經理   Tel: 02-27579692 #508, Email: sandy.lee@israeltrade.gov.il 參考文獻:shorturl.at/nDNV5  
Read more

回收新契機?以色列公司UBQ Materials將廢棄物轉為新產品

每年全世界製造出約高達20億噸的廢棄物。比這驚人數字還更糟糕的是,世界銀行預估2050年前廢棄物約會增至34億噸。目前只有約13.5%的廢棄物是被回收的,5.5%則是用作堆肥。這對環境日趨造成了嚴重威脅;另外,由於越來越多國家不再接受塑膠廢料進口,這些廢料應置於何處以及掩埋場慢慢使用耗盡便愈加成為了棘手問題。 但一間以色列公司UBQ Materials做出了一項革命性的回收再利用方式,他們將廢棄物轉成可再使用的原物料,提供給塑膠製造商生產塑膠新產品。藉由將一般家用垃圾轉做成可再利用的原物料,而不是進掩埋場,大幅地減低了甲烷排放(短期來看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加劇全球暖化),也讓一般難以被回收的塑膠廢棄物有了被二次甚至更多次使用的機會。這樣的循環便是一個很好的「循環經濟」例子:廢棄物被轉成可再次使用的物品。 其中,轉換程序包含了先將廢棄物置於一個料斗中,再進到一個多室反應爐,反應爐再以約四百度高溫將有機物質熔解成核心元素,然後將其與塑料重塑成一個新綜合體。這樣的綜合體被UBQ Materials共同創辦人Jack Bigio稱做為一種「熱塑性、合成、生物源、永續及氣候正效益的原料」。 目前UBQ Materials與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維吉尼亞廢棄物管理局合作,管理局使用的回收桶即是以UBQ Materials的原料所製成的。另外巴西的麥當勞(為Arcos Dorados控股公司所有)也使用UBQ材料所製造的托盤。賓士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 AG)也宣布將會測試用於汽車中的UBQ原料。 如有任何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問題,歡迎與辦事處Esther Teng聯繫(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raphics/2019/climate-solutions/israeli-startup-ubq-turning-trash-into-plastic-products/ https://finder.startupnationcentral.org/company_page/ubq-materials-ltd
Read more
Solar panel

太陽能還能更乾淨嗎?

隨著2050年越來越近,實施和更換與排放相關的能源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緊迫。 因此,在減少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消除該行業產生的相關溫室氣體的努力中,人們迫切需要可再生能源技術。 根據國際能源署(IRENA)的數據,到2019年,以色列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能力達到1500兆瓦(MW),其中超過95%來自太陽能。 讓我們看一下這些容量:1000瓦等於1kW,100萬瓦等於1MW,10億瓦等於1GW。 儘管太陽能能夠使能源行業大幅脫碳,並且到2023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力可能比2017年提高三倍,但由於危險廢物管理不當,預計還會出現嚴峻的環境和經濟問題。 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通常在20到30年之間,這主要是由於隨時間推移的光腐蝕,與溫度相關的退化以及破裂的太陽能電池的綜合作用。 經過這段時間後,鉛(Pb)和鎘(Cd)等化學物質很容易將其周圍環境毒害並滲入地下,並向飲用水開放以致受到污染。 更具體地說,例如,到2040年,日本的太陽能電池板廢料預計將從10,000噸猛增至800,000噸,並且尚未宣布詳細說明其安全處置的計劃。 即使是中國,其太陽能電池板的數量是美國的兩倍,但也沒有受管制的退化太陽能電池板策略。 雖然這些國家/地區致力於研究有效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回收方案,但該工藝的缺點包括太陽能電池損壞,設備昂貴,能源需求高以及有害排放物。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通過設計太陽能模塊來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和功能,以使降解的鈣鈦礦可以被去除和更換,從而完全恢復其光伏發電能力,避免有問題的EOL廢物堆積。儘管降解的鈣鈦礦去除後會進行特殊的廢物處理,但Etgar強調了這種材料的可回收性。 “即使它降解了,您也可以清洗並再次使用。 您清洗並將其放入容器中,然後攪拌並加熱一點,然後可以再次使用。” 除了埃特加(Etgar)的研究團隊之外,Oxford PV和Saule Technologies等歐洲新創公司的不斷努力也一直在努力加快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進程。 他估計:“可能需要2到5年的時間。”   原文:Can Solar Energy Be Cleaner? Israeli Researchers Develop Process To Reduce Solar Panel Waste (nocamels.com)
Read more

垃圾再見! 以色列新創UBQ將廢棄物轉成特殊材料

根據世界銀行在2018年的統計, 全球76億人口每年製造出20億噸的垃圾, 而80%的垃圾被收集倒在開放式的掩埋場上, 只有4%的垃圾是被回收利用。而垃圾在開放式的掩埋場所產生的碳排放及環境的污染將對地球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產生了影響。隨著人口增加及土地利用越來越少的狀況下, 專家預估到了2050年, 垃圾量將會比現今增加70%。 而以色列新創公司UBQ發展出獨到的技術, 可將大多數的廢棄物轉化成可替代熱塑膠, 重新創造出實用的產品, 讓廢棄物轉化成有價格的東西。 最近, UBQ公司才與印度一家大型的汽車零件集團Motherson Group簽署協議, 將以色列居民每日產出的廢棄物生產成汽車用的零件。詳細內文請見: https://www.jpost.com/jpost-tech/israeli-startup-ubq-will-recycle-israeli-waste-into-indian-car-parts-651212 UBQ這項創新發明, 不慬為垃圾分類及回收解套, 同時也解決了土地利用及環境污染問題。希望不久的未來, 台灣也可以引進此項技術, 讓垃圾回收利用更有效率。 UBQ官網: https://www.ubqmaterials.com/ Elsa / mailto:elsa.hsieh@israeltrade.gov.il 
Read more

以色列廢棄物回收處理技術網路研討會

以色列在水科技的發展上是有目共睹的, 充份將水循環利用尤其是強項。也就是這樣的經驗, 讓以色列在廢棄物回收處理上也有先進的發展, 許多創新的應用非常值得分享到國際間。 而首度舉辦的【以色列廢棄物回收處理技術網路研討會】於日前已結束, 沒能即時參與的台灣業者有福了, 我們特地將當天的研討會內容錄制下來, 歡迎對以色列廢棄物回收處理技術有興趣的業界人士可以上網觀看。 如需協助尋找以色列相關技術進行合作, 也歡迎隨時與辦事處Elsa Hsieh 謝純瑛連絡: Tel: 02-2757-9692 *515 Email: mailto:elsa.hsieh@israeltrade.gov.i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