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ol

Articles

Cleantech
>
<

以色列─台灣再生能源研討暨商洽會

category: Cleantech, 能源
我們在這裡想誠摯地邀請各產業的朋友們參加將於2021年12月21日舉辦的《以色列─台灣再生能源研討暨商洽會》活動,其中除了有幸邀到台灣經濟部能源局來分享台灣的再生能源現況、發展和政府政策與獎勵措施等,並也會有以色列講者探討以色列的儲能科技;我們同時也選了五間在太陽能及儲能領域的創新以色列商來分享在各自領域中的創新技術及應用等,會後也會安排台以雙方業者交流商洽(會依參與者時間安排在不同天)。在氣候變遷嚴峻的情勢和能源吃緊的狀況下,各國逐漸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並相繼承諾做出改變,制定目標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朝向能源轉型邁進,各自發展再生能源,來克服挑戰並創造永續的環境和經濟;期我們也一同開啟對話,並討論以色列、台灣界者間可以如何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7x6kKFHT5rfPvVs5A 廠商名錄: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zygFDYKfl1rVGQIfe2MajsyBrLlVXiL/view 議程: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駐台北以色列經濟貿易辦事處: Ms. Esther Teng, Trade Officer E-Mail: 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Read more

廢熱回收發電

近年來台灣在再生能源這塊做出的行動和發展可說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在太陽能和風能這塊,也是政府主力目標之一。而除了在再生能源開發上不遺餘力,希望台灣可達到減排訴求,創造無污染環境,同時也可漸漸朝向能源自主發展,因此除了再生能源開發外也勢必須在節能上作出改善,及另一個考慮的方向還有將廢熱進行回收,直接轉換為電,不但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也可以直接供電給廠房使用或甚至併網。依全國能源消費結構來看,能源及工業部門耗能佔43.60%,其中約40%能源使用於加熱與製冷應用。目前約20%-50%能源以廢熱形式排放到環境中,不單是能源浪費,當大量的廢熱排放到空氣中,便會造成熱汙染。不論以應用面還是環境保護面來看,工業廢熱回收都是相當迫切且須實際執行的議題。 今天要來看的便是享譽國際的一間以色列公司,擅於地熱發電、廢熱回收發電和儲能的Ormat Technologies,營運領域包含了設計、開發、建造、製造和維運等面向,利用有機朗肯循環 (Organic Rankine Cycle)系統,將工業廢熱、地熱等低溫熱源經由蒸發器將高壓液態冷媒汽化成高壓蒸汽,進而推動渦輪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此不但減少熱污染,還能直接使用產出的電力,且有機朗肯循環不會產生任何碳排,在轉換過程中完全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可說是一項相當潔淨的能源技術。 此外,可將低溫熱源轉換成電能是極大重要的一項研究技術。因當溫度差低於200℃以下時,所需要的熱交換面積急遽上升,代表材料的成本也會大幅增加,且佔用的空間會增大,經濟效益是不佳的。另一層面是廢熱的來源通常是煙道排放氣體,常有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排放,當溫度過低時,如有水氣凝結就很容易發生酸蝕現象,所以很多熱回收業者也不願意回收低於130℃以下的廢熱。然而根據台灣103年9月的能源報導資料,台灣200℃以下的廢熱佔了64%,250℃以下的廢熱更是佔了全部廢熱的四分之三。鑑於中低溫廢熱佔了大宗,且一般較難使用,此時有機朗肯循環技術便可充分地利用這些中低溫廢熱,大大地助力於廢熱回收發電上。倘若我們能善用任何可用的熱能,包括地熱、太陽能集熱、工業廢熱和較低溫的熱能,便可大幅增加電力供給的穩定性,不但能彈性運用電能,也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目前在廢熱回收發電上,Ormat在許多國家執行了廢熱發電裝置和廠房建案,包括在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南非、印度、義大利及德國等國。同時,Ormat也積極擴大在台灣的發展活動,找尋合作夥伴,一同在台灣的廢熱回收發電和地熱發電上盡一份心力。如對此領域或相關合作機會有興趣,歡迎洽詢辦事處Ms. Esther Teng (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 https://learnenergy.tw/index.php?inter=knowledge&caid=4&id=349  https://learnenergy.tw/index.php?inter=knowledge&id=435 https://www.ormat.com/en/projects/all/main/?Country=0&Seg=0&Tech=8 
Read more

歡迎各位先進參加7/13第8屆台以(色列)經濟聯席會議

category: Cleantech, , 能源
第8屆台以經濟聯席會議將於7/13舉行,其中兩大主題便是台灣一直以來很關切的議題:水和能源。台以雙方將在此研討會中分享雙方經驗及交換意見,會後也會有B2B商洽機會,供兩國商界持續交流。我們在此想熱烈地邀約各界先進參加此研討會和商洽會。有關活動詳情及議程請見下方: 報名連結:http://registration.cieca.org.tw/visit/?d=121  此次的B2B商洽也配合大會主題,其中大多數的以色列商來自水和能源領域,尤其太陽能,如果各位先進們有興趣與此領域之以商進行商洽交流及更進一步了解以色列相關科技,歡迎於下方連結報名參加,您可勾選有興趣洽談之廠商,廠商型錄也於報名表中供您參閱。 B2B商洽&廠商型錄:https://forms.gle/XXwKEaHNGay9PC9t6  時間 Time 規劃議程 Tentative Program Opening Ceremony開幕典禮 14:30~14:35 (9:30~9:35)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以色列委員會焦佑鈞主任委員致詞 Opening Remarks by Mr. Arthur Yu-Cheng Chiao, Chairman of Israel Committee, CIECA, Taiwan. 14:35~14:40 (9:35~9:40) 以色列出口協會Mr. Adiv Baruch會長致詞 Remarks by Mr. Adiv
Read more

以色列科學家開發出更高效的太陽能板技術

以色列的科學家在太陽能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增加了替代能源在未來的使用中更加高效和高產的可能性。由以色列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Avner Rothschild 所領導的研究人員,與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和柏林亥姆霍茲中心的科學家合作,在理解半導體工作原理方面取得了進展。 太陽能板運作上是使用光伏電池或光電化學電池。光電化學電池只能在日照時間產生能量,並且需要外部電池在夜間維持能量。但光伏電池不需要外部電池,而是使用半導體。半導體使光能將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氫,然後將其作為單獨的燃料源儲存起來以備後用。赤鐵礦是最常見用作半導體的材料,但效率不足,導致位能的巨大浪費。 Rothschild 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技術來測試赤鐵礦和其他半導體材料的效率,有望在未來開發出更有效的太陽能板。以色列理工學院在英國的研究機構 (Technion UK)執行長Alan Aziz表示:「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使用是我們這個星球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而答案必須是利用我們周遭的自由能源。改良太陽能板是我們Technion科學家提出的另一個好想法。」 太陽能是未來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原理為太陽能板將太陽光轉為電能。一些機構估計,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照射到地球的陽光量就足以滿足我們全年的全球能源消耗。而以色列因為氣候和地形等條件,也不斷致力於開發和使用太陽能源,朝更綠色、潔淨的環境前進。更有多家公司研發有效率及環保的光伏和能量儲存技術,減低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及達到全國預計的太陽能發電目標百分比。 其中有間公司SolarWat專門研發增加太陽能板效能技術和其生產流程,來大幅增加能量輸出和光伏模組使用壽命。除了可在部分遮應效應下避免熱班生成,大幅增加發電效能和使用壽命,其光伏板也可與不同類型的光伏電池結合,包括單晶矽/多晶矽、異質接面、透明導電、雙面和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目前該商也期在全球與不同合作夥伴共同拓展此技術,增加太陽能效能和應用,其中台灣與在地的太陽能優勢和科技也成為了重點拓展的市場之一。如想了解更多關於SolarWat和與其合作的資訊,歡迎聯繫辦事處Ms. Esther Teng (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https://www.jpost.com/israel-news/israeli-scientists-develop-technique-to-make-solar-panels-more-efficient-669480  http://www.solarwat.co.il/
Read more

太陽能是否可更加潔淨?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可減少太陽能板廢棄物的技術

隨著全球暖化愈加急遽,且各國意識到此嚴重性並逐漸發展再生能源,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度。其中最有前景之一的再生能源便是太陽能,太陽能的光伏板可將收集到的陽光轉換成電力。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高,太陽能發展到了一個相當 有可看性的程度,截至2017年底全球的光伏容量達到約400GW。根據國際能源署(IRENA),以色列的再生能源生產力到2019年來到了2,300MW,其中超過95%是來自太陽能。 (附註:1kW = 一千瓦;1MW = 一百萬瓦;1GW = 十億瓦) 但太陽能也會產生大量廢棄物。以色列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份對太陽能電池結構的研究中指出,全球鈣鈦礦(perovskite)太陽能板的部署因太陽能板的電勢差誘發的衰減性(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 PID)也會造成環境和經濟上的問題。而研究人員對此也研發出了一項獨特的技術可移除和替換出現衰減性的材料,為一個更永續的綠能生產未來鋪路。 儘管太陽能能大幅減低碳排放,以及從2017年至2023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量有可能提高三倍,但嚴峻的環境和經濟問題也可能會因為危險廢棄物管理不當而產生。太陽能板的運作壽命通常在20到30年之間,這主要是由於隨著時間而產生的光腐蝕、溫度相關的衰退性及太陽能電池裂開等綜合因素。在此之後,化學物質如鉛(Pb)和鎘(Cd)便有可能將汙染周遭環境,並滲入地下,進而導致飲用水有遭受汙染的可能性。隨著預期的安裝量上升,當太陽能板邁入使用週期尾聲(EOL)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問題隨之而來,因過去25年間要如何適當處置用盡的太陽能板一直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顯示,至2016年底,全球太陽能板的廢料估計為25萬噸。 目前業界進行著廣泛的研究以確定哪些材料可替代傳統以矽為基底的太陽能電池材料,而薄膜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目前光伏發展中最受大家看好的材料。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材料不同的是,鈣鈦礦因其獨特的晶體結構是完全不一樣的材料類別,這使它們在將光子從陽光轉換為電能方面同樣有效。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除具有不錯的效率外,還有其他優勢。其中一個優點便是成本效益。組成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完全是人造的,可以通過溶液處理的過程降低生產成本,該製程與製造報紙的方法相同。因此,鈣鈦礦的生產具有可規模性,意味著生產成本相較於其它太陽能板技術可能還要低的多。 相比之下,傳統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晶體矽製成的,該材料必須從土壤中開採出來並進行加工,才能用於製造高質量的太陽能電池。但這仍然存在著一個問題:隨著時間所產生的電勢誘發衰減(PID)。由於光活性鈣鈦礦材料通常位於太陽能板的其它層之間,因此造成太陽能電池無法被回收。如同傳統的矽基太陽能板一樣,它會產生類似的EOL廢料問題和再次製造的高成本問題。 以色列新研究開出一條新路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希伯來大學研究人員最近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和功能,那就是藉由設計太陽能模組讓裡面已衰減的鈣鈦礦被替換掉,從而恢復其光伏發電能力,並避免EOL的廢料問題。雖然這並不是最初的研究動機。希伯來大學化學研究機構的教授Lior Etgar說道:「這並不是一開始就計畫好的。最初的動機是找出如何研發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的方法,並使其易製造、提供高效能並可延續更久。」Etgar和他的研究小組雖提到目前太陽能電池的預期使用壽命約為25年,同時間他們也還須做出一些新突破。他提到:「目前我們的太陽能電池可持續數年才會衰減及須被汰換。但這仍在開發中,我們目前的太陽能電池仍未達到我們想要的耐用度。」儘管衰減的鈣鈦礦汰換後會經過特殊的廢物處理,但Etgar強調了這種材料的可回收性。「即使它已光衰減了,你還是可以清洗後再次使用。先將其洗淨並置入容器中,然後攪拌及加熱一下,便可再次使用了。」除了Etgar的研究團隊外,也有不少新創公司致力於加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普及度和商業化進程。他估計這可能需要兩到五年的時間,不過同時他也推測在以色列的整合使用上會先針對獨立的離網應用,而非集中式的太陽能發電廠。 如有任何能源相關的問題,歡迎洽詢駐台北以色列經貿辦事處Ms. Esther Teng (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https://nocamels.com/2021/01/solar-energy-clean-israeli-researchers-waste/
Read more

回收新契機?以色列公司UBQ Materials將廢棄物轉為新產品

每年全世界製造出約高達20億噸的廢棄物。比這驚人數字還更糟糕的是,世界銀行預估2050年前廢棄物約會增至34億噸。目前只有約13.5%的廢棄物是被回收的,5.5%則是用作堆肥。這對環境日趨造成了嚴重威脅;另外,由於越來越多國家不再接受塑膠廢料進口,這些廢料應置於何處以及掩埋場慢慢使用耗盡便愈加成為了棘手問題。 但一間以色列公司UBQ Materials做出了一項革命性的回收再利用方式,他們將廢棄物轉成可再使用的原物料,提供給塑膠製造商生產塑膠新產品。藉由將一般家用垃圾轉做成可再利用的原物料,而不是進掩埋場,大幅地減低了甲烷排放(短期來看甲烷比二氧化碳更加劇全球暖化),也讓一般難以被回收的塑膠廢棄物有了被二次甚至更多次使用的機會。這樣的循環便是一個很好的「循環經濟」例子:廢棄物被轉成可再次使用的物品。 其中,轉換程序包含了先將廢棄物置於一個料斗中,再進到一個多室反應爐,反應爐再以約四百度高溫將有機物質熔解成核心元素,然後將其與塑料重塑成一個新綜合體。這樣的綜合體被UBQ Materials共同創辦人Jack Bigio稱做為一種「熱塑性、合成、生物源、永續及氣候正效益的原料」。 目前UBQ Materials與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維吉尼亞廢棄物管理局合作,管理局使用的回收桶即是以UBQ Materials的原料所製成的。另外巴西的麥當勞(為Arcos Dorados控股公司所有)也使用UBQ材料所製造的托盤。賓士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 AG)也宣布將會測試用於汽車中的UBQ原料。 如有任何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問題,歡迎與辦事處Esther Teng聯繫(esther.teng@israeltrade.gov.il)。 資料來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raphics/2019/climate-solutions/israeli-startup-ubq-turning-trash-into-plastic-products/ https://finder.startupnationcentral.org/company_page/ubq-materials-ltd
Read more